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10120170019
   
         
 
 
         
 
 
 
 
 
擦亮查干湖良好生态“金字招牌”
 
分享到:
2023-09-15
 
  □本报记者 边境 郭吉丽 通讯员 李琦
  秋日的阳光照在查干湖上,碧波涌起,浮光跃金。巡湖员刘殿阳和同事穿过一片草甸,巡视着湖面和岸边。
  沿着这条128公里长的湖域岸线,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各级河湖长和巡河员、保洁员,守碧水、护生态,每日不停歇。
  2018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查干湖考察时强调:“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,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。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,坚持绿色发展。”五年来,沿湖各地牢记总书记嘱托,积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,贯通松花江、嫩江两江水脉,让查干湖等湖泡活水涌流;不断健全完善河湖管理体系,强化巡查监管,减少人为破坏。如今的查干湖,水清了、鸟多了,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“金字招牌”越擦越亮。
  站在查干湖上游川头尾闸上方的桥面遥望,湖面极宽,苇荡之间正是雁鸭栖集之地——吉林省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救助繁育中心。鸟类救助员索万国说,这几年,查干湖水生态越来越好,除了苍鹭、灰鹤、绿头鸭,不少珍稀鸟类开始回归。近年来,查干湖珍稀鸟类已由239种增加到276种,栖息数量也增加了1倍。
  前郭县近年来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,实施查干湖与松花江、嫩江水体转换工程,持续改善水质。此外,积极谋划了查干湖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项目,研究构建查干湖水网生态体系,从源头解决来水污染问题,同步开发生态旅游、生态渔业、生态养殖等产业,实现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相统一。
  晌午时分,渔家姑娘曲三妹开办的小渔庄座无虚席。在查干湖边长大的曲三妹,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,从城市又回到小渔村。赶上旅游旺季,她经营的农家乐每天能接待几十桌游客。曲三妹说,如今的查干湖景色美丽、鱼儿肥美,她的客人来自四面八方。
  查干湖被誉为“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”。如今,以渔猎文化为内核的餐饮文化,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“密码”。
  “所有渔民子女都可以到渔场就业,渔民没有后顾之忧!”“旅游带火了周边房地产,这儿的房子到城里也能换楼房。”“过去1条鱼才卖几元钱,现在1斤就能卖几十元钱,供不应求。”“过去每月工资才几十元,现在我们渔民1年能挣十几万元,查干湖是我们的幸福湖!”渔民们感慨万千。
  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,河湖长履职尽责,各部门密切配合,成就了查干湖‘水美鱼肥’的良好面貌。在生态保护方面,我们大力推动查干湖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落地实施。通过上控源、下截污、外引水、内修复等措施,持续修复查干湖生态,提升水质。”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。
  数据显示,2023年,查干湖区域共接待游客190万人次,环湖周边31个村屯年人均增收约2500元,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6.72亿元,同比增长29.43%,渔业和旅游业带动数万人就业、增收。
  来源:中国水利报 2023年9月15日
边境 郭吉丽 李琦
责任编辑:陈帅
相关新闻
 
查干湖:激活“水动力” 点亮新生活
朱程清赴吉林省调研农村水利及灾后重建等工作
吉林西部供水工程开启专项验收工作
一个水利人的生命奔赴
抢通供水“生命线”
欢迎访问“中国水利”网
     

主办: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投稿信箱:abc@chinawater.com.cn 编辑部电话:010-63205285 业务联系:010-63205282 举报电话:010-63205285